查看原文
其他

陆驰丨那质朴宁静、梦幻般充满诗意的水乡......





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

推荐艺术家



陆驰,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佛山市美协顾问。曾任佛山画院副院长、院长,广东美协理事。多年来,主要从事油画风景创作,并着重对岭南水乡风景画的探索,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和省重大美术展览并获奖。主要作品有:《家门前》、《在水一方》、《水乡二月》、《蕉地》、《紫荆花开的时节》、《鱼塘边的风景》等。作品入编《中国风景油画集》,《风景油画》及《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品集》等大型出版物并出版有《陆驰油画作品集》。作品被广东美术馆、佛山市政府等机构及海内外私人藏家收藏。




小桥·流水·人家——我的风景画

文/陆驰

我喜欢画水乡风景,一直在珠三角这块熟悉的土地上,表现岭南水乡那种质朴宁静和那梦幻般充满诗意的水乡。

陆驰在法国石头城写生

风景画是一个从物象到心像再转化为物象的过程,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邃的思考和追寻。我画了很多水乡的场景,在乎的是人对故乡的一种情绪,一种更普世的人与土地相接的根源的情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总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犹如血缘相连的乡情。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有一种根植于乡村,钟情于自然的乡土情怀;而在美国作家梭罗写的《瓦尔登湖》,梭罗远离尘嚣,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关注灵魂的高尚的生活,书中非常动人地描述瓦尔登湖的美丽和神秘,记录了乡村生活中的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深情地面对自然说出:“大地是母亲”,让我有一种超越这个疯狂而烦燥的时代与之相连的感觉,一种纯美的乡愁,对自然与生命充满着敬畏和赞美。这是在我的水乡风景画中所追求的,试图努力去抓住的一些永恒的东西。

《 朦胧的回忆》布面油画 60x80cm 1994年

我的风景,往往以一种静态的形式语言去体现,这种静的情景,并不是静止的苍白而表面的景物描写,而在于个体情感对客观景物产生的感触与想象,是对意境追求的表达方式。在当今现代社会中,让日常所见的许多平凡的景物,以一种“静”的稳定的状态,给人一种实在感,这些习之为常的景物往往让人自然地在过往的回忆中,体现出丰富的人文色彩。这种“静”有其独特的美,所谓触景生情,人与自然在无言的情感交流中,有着极为动人的一面,就像村里的一位老农,时常端坐在家门口的门槛上,久久地凝视着门外的田野、地里的农作物、远处的山峦、村庄、河流……,默然地相互交流,似乎穿越在人生蹉跎的岁月中,自然景象与情感融合一起,包含着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这种感觉是很感性的,是真实的存在。我着力表现这种静的感觉,如在《喧闹的时候刚刚过去》,表现的是平静了的乡间墟集的景象。河边的市集,人们已经散去,沿街还张挂着挡光的布块,这些方块构成的布,还闪着太阳的余光,街上静悄悄的,透着各种农产品留下的香味,让人感受到市集一派充满活力的喧闹景象。这种格外宁静的集市景象,把今天与昨天,即时的宁静与刚刚过去的喧闹交集在人的记忆与联想中,那一股浓厚的乡情,油然而生。

我一直热衷于画岭南水乡,因为我熟悉那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我画的风景是具像的,不着意去改变自然本原的面貌,而在于对景物感悟和意趣的形式的表达,在于整体地把握景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和提炼,不断加强景物作为符号,在整体形构中的平衡和张力,通过对单纯色调的运用及肌理,笔触等手法,反复重构,使所表现的景物,呈现出一个新的有序的形式。画面的重构是舍弃和组合,以一种形而上的,形体的分割和构成,赋予景物以情感,在探求景物的节奏和规律性当中,表现出与现代生活情感相联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不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不一样的诗意水乡。

 《小河边上的房子》布面油画 144x146cm 2014年

我画的水乡,让你在村里村外的水巷、乡桥,简朴的农居,铺着延伸到村子尽头的石板路上和田野中,感受到岭南水乡平和与散淡、亲情与渴望。如风景油画《家门前》、《蕉地》、《紫荆花开的时节》及近作《小河边上的房子》等作品,把水乡单纯、质朴的景象,组合在现代的形构之中,这一过程也是我的情感注入的过程。在我看来,风景画是一种特别有意思的传递意识的媒介,画里的风景很自然地成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空间,容纳着画者和观者的感知,在当今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媒介传递形式的社会中,我仍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创造一个宁静的世界,以表达在不一样的水乡风景里,展现出自身的生命与力量。
                                          

与陆驰先生交往几十年,对其人、其画,我都有着深入的理解,这一点,我曾经在《斗室画缘》一文中有过详细叙述。近日,先生又嘱我写写他的绘画。我就想,陆驰先生的绘画,总体来说,是从现实的风景形态中获得灵感,将一个个简单的日常景物画面演化成自我情感的内心重构。他通过融入对风景的独特体验,重构了原有的风景,表达了情、景的和谐与相融。
 
多年来,陆驰先生以其杰作《家门前》、《在水一方》、《早春》、《水乡二月》、《夏至》等众多风景画作品,奠定了其在艺术界的名望。他时时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来观察风景,赋予风景以独特的灵性,并以此抒发自我感知,留下心灵的轨迹。特别是其所绘的水乡风景绘画,有了诗意一般的美感。它们这些风景绘画,早已不是自然风景的美化,不是纯客观的对自然界的风景临摹,而是艺术家对自然风景进行审美重构的结果。这种审美的重构,既有自然景物的自然景色再现,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找到这样的风景。如《夏至》中的小河及其静溢的白房子,《家门前》中的日落或日出情景等等,都来自于真实的大自然,但又和大自然的风景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作者超越了一般游览者和观赏者的层面,而使风景有了更高的目标,他以风景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身份而使作品中的自然风景演变成了其心中的美景,以诗化的笔触将我们熟悉的一幕幕日常景色转化成了有点陌生又有点寄望的风景,从而超越了自然界中的自然之景的本身之美。
 
《水乡二月》布面油画 130x160cm 2003年

其实,陆驰先生所画的中国水乡景色,并没有追求什么高超过人的写实技巧,而是通过富有想象力的在场式的创作方式,充满诗意的田野意趣,悄悄地将观众的视线从水乡的景观描绘转移到了对中国式景观的审美上。陆驰在描绘水乡的自然风景之时,集中表现的都是自然景物的理想化状态,作品中的风景往往是作者精心改造的结果。他笔下的风景,与我们常常看到的类似风花雪月的风景绘画完全不同,这些风景呈现了艺术家的一种态度——它们既非完全是传统审美观下的风景,又非纯粹的西方化的风景绘画经验,它们其中蕴涵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当然的中国水乡意象。他通过对风景的审美重构,为观者呈现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卷,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自然世界的面貌以及风景绘画本质意义的同时,也深深地渗透着艺术家本人对自然风景的情感态度。
 
作为一位热衷于描绘家乡情景的风景画家,陆驰有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每一个画面,都可以被他予“情”于景,以诗化的风景温暖和愉悦观者的心灵。可以说,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风景,在陆驰的油画中达到了一种境界,大概有点象李白诗中所言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境界。这些水乡风景,犹如脑海中对故乡的回忆,使其笔下的风景即逼真又传神,达到了一种情景冥合、意境通融的境地。陆驰的绘画用婉丽的色彩、堆积的笔触、带着浓郁乡情的气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个宁静、安详、悠远而又带点梦幻般的桃花源。画中的老屋、树与流光;水面、岸野与桥的相互律动,充满了温情的抚触感和诗意的净化感,而观者也会在这些优美的境界中逐渐释放情感,并逐渐地变得愈发地明亮和清澈。
 
《有禾草堆的风景》布面油画 90x110cm 1996年 

这些,正是艺术家对自然风景进行审美重构的结果,是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努力追求情与景和谐相融的结果。它们不仅倾诉了艺术家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更在可感的画面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当我们静静地去观赏这些绘画时,常常会有一种真挚而又深蕴于心中的情感被那些特定的景与境触发而产生情绪的悸动。在此,艺术家移情于景,把自己的感情悄然移到景与境上,使本来只具有物理特征的景物具有了人情和生气,从而达到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也就是说,风景是由人的情感世界在与自然世界相互碰撞中所生发出来的一种景观,中国文人更喜欢将此称之为“境界”。陆驰在他的风景画创作中不仅创造了不同层次的景致,还模糊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界限,延伸与拓展了无所不在的心旷神怡,也为人们在观赏的时候打开了一条通向其内心精神世界的路径。由此可见,陆驰先生的风景画是一种精神寄托的物化表现,也是一种更为理想化的人文境界。

重构的风景——陆驰风景绘画中的意象解析
文/林永康


《绿色景观》布面油画 144x146cm 1997年


陆驰是59年进入我们美院七年制班上的,我们两个人上课时坐在一起,他是一个纳于言辞而敏于艺道的人,不问世事,不懂生活,但他能很快融入我们这个班的集体氛围,共同沉醉于绘画的探究之中,尤其是风景画。

由于我大学一毕业就因思想和政治上的原因被长期关押,平反出来后如饥似渴地观看各种展览。尽管画坛风云变幻、光怪陆离,但是有一个人的画就那么奇怪,总逃不出我们的眼睛,这应是陆驰的画吧,一看,果然是陆驰!陆驰的画高贵平实,风格非常特殊,他的画境有别于苏杭一带的水乡,也有别于塞外浑茫的荒漠,更没有城市的喧嚣,而是让你感到非常熟悉的地地道道的南粤,这些风景真有一点“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之感。我之所以喜欢他的画,正是由于它唤醒了我几乎被岁月埋没了的记忆。

看他的画犹如喝下了一口略带苦涩的陈年熟普,越是静心品味,越有一种特殊的甘甜。我有时甚至觉得他的画即使拍成黑白,也有一种奇特的明度美,但,不是。他的画是一种特殊的短调的美,就像弹钢琴时在很小的音程中演奏,有时最美妙之处正如肖邦夜曲中的半音。

《蕉地》布面油画 144x146cm 1998年

陆驰的画还会使人产生一种触感的快慰,且看《蕉地》这张画:前面是灰白色的棚舍,棚后一片辽远的蕉林,这都不是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而是用不同的刀法、力感按压而成,与棚舍中的暗影相映成趣、可荫可憩,最令我陶醉的是由右至左的虚远,就像听到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审美的传承上只知道写生色彩学、印象派是不够的,从陆驰的油画中我能感到他肯定喜欢纳比派的博纳尔和维纳尔的画,我甚至怀疑他迷恋过立体派和未来派的画,作为七年制的同班同学,完全有可能。他的画让人看了一点都不觉得疲惫,当你认真品味他画作中的每一尺寸,在那虚虚实实、隐隐显显之中,你难道体会不到一种音乐旋律的变化吗?

可能我对陆驰作品的感受带有许多个人色彩,但这是我看别人的画所得不到的,所以我感谢陆驰,他的画使我拓开了新的审美境界,并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真想多看一点他的新画作。
 
大道至简 高贵平实——评陆驰和他的画境
文/李正天



更多作品欣赏


《农家小院》布面油画 88x118cm 2006年

《 紫荆花开的时节》布面油画 144x146cm 2006年

《江南水乡》布面油画 90x110cm 2010年

《鱼塘边的风景》布面油画 144x146cm 2011年 

《水巷》布面油画 144x146cm 2013年 

《水边集市》布面油画 20x25cm 2012年

《村前的河》布面油画 2019年 

《老村口》布面油画 2019年

《早春》布面油画 73x91cm 2002年

《家门前》布面油画 114x116cm

《天下为公》广州中山纪念堂 布面油画 160x160cm

《村野小桥》布面油画 144 x 146cm 2012-2017年






》》》展览详情链接 》》》




   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邀请展
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
佛山• 东莞 • 深圳

参展艺术家




广东画院李劲堃    林    蓝    林永康冯少协    孙洪敏    杜    宁 广州画院方   土    郑阿湃    陈一峰刘   晟    段远文    周丽萱

岭南画院叶向明    文    征    黄雪韵李志国    张志峰    赖铁骢
深圳画院杨晓洋    梁    宇    文祯非    陈向兵宋承德    富中奇    郑    强    张    闯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 佛山画院陆    驰    叶其青    黄茂强    江   山王永才    邱大尉    孙文科    岳海喜    段俊豪 


深圳站展览将于4月12日启幕,展期至5月3日,敬请关注......




往期精彩:
艺·展丨五大画院联手巨献!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邀请展暨学术年会14日佛山举行
以笔为援 ,各地艺术家支持抗击疫情作品选辑(一)
儿童文学作家廖雪林作品《面包仙子》改编童话剧隆重上演
时代写意——首届广东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邀请展本周六开幕  五大专业画院画家作品齐聚佛山
推荐丨广东画院60周年大展展现岭南学术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佛山美术馆、展览馆、音乐厅将成岭南靓丽文化风景线第二届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签约艺术家名单公布省一级美术馆确立“八大门槛”!广东率先试行美术馆评估定级工作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徐悲鸿作品亮相佛山一场充满烟火气息的艺术展,来“世界美食之都”品味艺术“大餐”华南地区最大的民营美术馆即将于佛山顺德开馆联盟推荐|“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


——END——

来源:佛山美术馆联盟

佛山美术馆联盟(微信ID:fsartmu)整理发布


更多优质内容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ID:fsartm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